汪洋主席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立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全篇贯穿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再一次地强调了党领导政协的重要性,再一次阐明了在新时代全国政协维护团结、协商建言的使命担当。可以说,这篇报告是我们今后开展政协工作的指导性文献,是我们政协委员今后履职的行动指南。
结合报告,我想谈一点履职的体会。到今年为止,我已经在政协履职15年了,15年来,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履职不易,履好职更难。但是,越难越要尽责,越难越要执着。这就是政协委员的初心与担当,如果我们只是事不关己的参会,举手鼓掌散会,那我们就愧对了政协委员的称号。
在这15年里,我从一个履职新兵,从第一份提案在忐忑中完成,逐渐成为了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尽责于职的委员。到目前为止我递交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中,有一份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有一份社情民意得到汪主席的亲自批示,有六份提案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落实与实施,还有若干提案正在征求意见落实中。其他提案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回复与解答,办复率100%。之所以能小有成绩,是和全国政协组织开展学习与指导分不开的。尤其是十三届政协以来,正如汪主席报告里所提到的,在全国政协的履职平台上开办了若干读书交流群,委员们不仅线上有交流,线下还有讲读会,专项学习指导会,国际形势报告会,国家政治经济分析会,各种问题协商会等等。正是这种丰富多彩的学习交流,使委员们,尤其是我本人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协商建言的质量不断提升。当然,要想做出好提案,除了学习之外,还要俯下身来深入生活、调查研究,以社会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呼声为任务,掌握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国家、百姓遇到的重大问题时,政协委员要有观点,有想法,有合理化建议,让你的提案有抓手有可操作性。总之,要做一名合格的履职尽责的委员,读书学习是你的帮手,调查研究是你的动力,只有做到这两点,你的提案才能做到有实情、有分析、有建议、有措施。15年履职下来,我还体会到,提案不在多,而在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递交的提案,要尽量把民之大事、国之所需,通过政协的渠道反映给党和政府。
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正如期召开,这是我在本届政协履职的最后一年。但是,一程履职路,一生政协情,即便我不再是政协委员了,我也要把政协委员的这份责任担在身上,心里装着老百姓,眼睛看着大国家,为民所呼,为国建言,做编外履职人,永远在路上。不过现在,我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作为党员、政协委员,要把迎接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与履职尽责相结合,紧紧围绕新时期党和政府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建真言献良策。同时,按照汪洋主席工作报告的要求,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委员讲团结、会团结、能团结、善团结的作用,凝聚众人心一起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再创政协工作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