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曲艺界优良行风建设,积极构建曲艺界风清正气的良好氛围,11月26日,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召开“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推动曲艺传承发展”线上研讨会。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主席姜昆出席并发表讲话,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杨发航主持会议。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项云,曲艺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及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工作人员共同参加会议。
会上,9位曲艺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围绕“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推动曲艺传承发展”的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从事工作、所学专业分别作了发言。会议认为,当前广大曲艺工作者要抓住时代契机,汲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实践素材,聚焦现实题材,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要把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以更多优秀曲艺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播正能量;要重视曲艺优良传统的传承,建设新型的师徒关系,青蓝共成长,合力助发展。
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主席
姜昆
聚焦当下,新时代曲艺工作者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始终保持臻于至善的追求和甘坐“冷板凳”的耐力,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把专注刻入使命、将执着融入血脉,聚精会神、脚踏实地,不断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用千锤百炼的匠心理念镌刻出蕴含中国精神与时代特质的文艺史诗。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躬逢伟大时代,我们无比自信自豪,面对宝贵机遇,我们倍感责任重大。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让我们投身到传承发展曲艺优良传统中,把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为曲艺发展增添新动力,将曲艺事业推向新高度,让曲艺艺术焕发新光彩。
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杨发航主持会议
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杨发航主持会议并表示,曲艺事业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曲艺事业今天繁荣发展的局面,是在党的领导下几代曲艺人持续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几代曲艺人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党领导的曲艺发展史上不乏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不乏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曲协工作者,他们把一生奉献给了曲艺事业,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曲艺界动人心弦的正气歌,他们的感人事迹和敬业精神,是曲艺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曲艺事业繁荣发展必须继承的优良传统。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继承发扬好这些优良传统,要充分发挥老艺术家的示范引导作用,讲好老一辈艺术家崇德尚艺故事,加强对青年曲艺工作者的团结引导,让老艺术家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曲艺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积极构建新时代曲艺界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为曲艺事业繁荣发展持续灌注生机和活力。
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评书艺委会主任
杨鲁平
培养新人才,创作新作品,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也没有因循守旧的退路。青年演员们要在艺术实践中领悟陈云同志话语的含义,甘于忍受寂寞乏味的训练,练习语言、表演的基本功,要肯吃大苦,取其精华,排演传统经典曲目,打下扎实的功底和基础。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的改革创新,踏踏实实地“出人、出书、走正路”,不断为中华民族文艺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教授、相声作家
刘俊杰
面对饭圈文化、网络暴力等现象,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而这个认识是对传统文化、传统作品的认识,对创新发展的认识。本着劝善、劝孝、爱国、崇尚英雄、崇尚文化的宗旨,“说书,唱戏,劝人方”说的就是弘扬正能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曲艺百花盛开,激发艺人们斗志,对于传统作品又一次审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大家提高了认识。知道了为谁服务,拿什么作品面对祖国和人民。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演员要有底,不能碰红线。在此呼吁我们曲艺人携起手来,团结一致,统一认识,瞄准方向,向曲艺高峰进军,让我们的曲艺再创辉煌。
中国铁路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
马云路
在以往相声师徒关系中,师带徒主要是教徒弟一种技能,一种吃饭的工具,而今天有了改变,有很多想拜师的年轻人并不想靠着这门艺术当饭吃,而是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出于对相声的喜好,愿意把它当作业余爱好。这样的师徒关系就有了新的变化和内容,师徒之间更像是学校里的师生,有的更像是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当然徒弟这时要想学到知识自然对师父(老师)要尊重,学习要谦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相声艺术在传承中发展,我们既要努力把优秀的部分继续传承下来,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与时代同步前行。
鼓曲词作家
罗君生
如何推动曲艺传承发展?我认为首先要跟上时代步伐,曲艺表演要有时代感,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目前缺乏一整套层次分明、路由清晰、有据可循的 “传承运行机制”,致使一些政策难以落地,“传承梯队”没有形成,就无法确保后备传承人才的持续供给。当前建立梯队合理、结构完善、层次分明的传承人队伍,并逐步向活态化、年轻化、专业化转变是完善传承机制的首要任务。我们的前辈为此奋斗了一生,演新唱新是创新的基础,要素是唱词要新,关键是创作,还要有立得住的作品文本。
苏州市评弹团团长、书记
林建方
立足新时代,用发展的眼光再来学习、重温“出人、出书、走正路”,我们会感悟到其中更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显示出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当代价值。只要全面客观地去探寻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始终按规律办事,我们就一定能够光前裕后,守正创新。我们苏州评弹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始终坚持“出人、出书、走正路”,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需求、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
北京曲协副主席
杨菲
“德艺双馨”德为先,老一辈艺术家们除了教书育人,更多的是对我们做人方面的要求,时常提醒我们,行为举止包括穿衣打扮要有品位,不跟风不盲从不落俗套,不与他人攀比,不为五斗米折腰。她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嘉言懿行为我们树立了楷模。要一辈子从事和敬畏这门艺术,就要明白从事这个行业需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能受到这个争名逐利的社会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还要有继承和发展的担当和责任,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严格的自身素养,认认真真学艺,清清白白做人。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
贾振鑫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赢得曲艺的未来。继承老一辈艺术家锐意进取的敬业传统,并使之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曲艺行业形成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带来的开放艺术思维,可以改变曲艺行业某些画地为牢的保守、自以为是的浮躁、自高自大的满足,进而多了“第三只眼睛”看世界的高远意识、发展思维、进取精神。这样,为推进曲艺行业建设革新曲艺与时代发展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俗,为凝聚广大曲艺工作者致力于将曲艺行业塑造为成绩卓著、社会点赞、人民钦佩、人人向往的职业群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北京城市学院曲艺教研室副主任
张伟
从13岁拜师学习曲艺,后成为首届大学曲艺本科生,毕业后又经历了学徒阶段,到现在从事大学曲艺教育工作。似乎,跟继承这两个字从未分开过。所谓继承,就是承接先代传统,继续从事前人遗留下来的事业,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接过来。而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推动曲艺传承发展,也是我这一生的追求和愿望。同时我将不断地提升自我,为未来的曲艺事业尽其所能。老师们的艺术和品德,为我在高校培养新一代的曲艺人,树立了目标和方向,我将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地追逐攀援,为钟爱的曲艺艺术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