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青年一代更是具有智慧与力量、激情与活力,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生力军。2023年11月7日至9日,连续3场的“艺苑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在北京民族剧院精彩上演,20位青年曲艺翘楚齐聚京城,进行业务比拼与交流。他们带着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15个曲种——既有二人转、苏州评弹、河南坠子等知名度较高曲种,也有近年来逐渐被观众熟知的扬州弹词、沁州三弦书、独脚戏、杭州小热昏等曲种,在首都舞台上亮相,让观众在家门口领略到了中国曲艺曲种多姿多彩的样貌以及青年曲艺人的朝气与实力。
一、
继承曲种艺术传统的
个性化表演
经由“德艺双馨,优中选优”标准选拔出的20位青年曲艺演员:(相声)刘骥、王磊(逗乐)、宋好、金霏、李丁,(评书)张怡、刘阳洋,(河南坠子)李玉萍,(天津时调)刘渤扬,(沁州三弦书)李彩英,(乌力格尔)李格根株格,(苏州评弹)陆锦花、陈烽,(扬州弹词)康康,(独脚戏、滑稽戏)潘前卫,(二人转)王超,(杭州小热昏)金一戈,(四川清音)罗捷,(湖北小曲)姚俐玲,(快板书)演员杨锦龙等。他们依托不同的曲种展示出了从基本功到舞台呈现,从说表到唱奏等方面高超等艺术水准,同时也把各自曲种的艺术特色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评述演员张怡表演作品是《白蛇传——水漫金山》,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神话故事。影视演员出身的张怡,凭借自己的表演经历、借鉴了戏曲旦行的表演特点,开创了讲述女性人物故事评书的先河。而《白蛇传》中的白素贞与小青作为拥有法力的女性角色,不同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妙玉等闺秀的秀丽与婉约,根本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男性角色的英武之气。于是她的表演中就体现出武旦和花旦的精气神,声情并茂的表演、张弛有度的语言功力以及飒爽的身段等,生动地塑造了白素贞与小青的性格与心理活动,形象地完成了故事的讲述,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评书体验。
张怡↑
冯欣蕊→
冯欣蕊表演的是京韵大鼓的经典唱段:《丑末寅初》。刘宝全和骆玉笙都曾对这一作品进行过创新发展,使其呈现出同中有异的风格特征:“刘宝全借鉴京剧的演唱、表演技巧,形成似说似唱的‘刘派’。骆玉笙融会了‘刘派’‘白派’‘少白派’……她常用级进或小拖腔修饰主干音,旋律婉转动人、委婉华丽,增强了歌唱性。”而冯欣蕊作为骆派传人,她的表演继承了骆派典雅华丽、深沉优美的特点。在这次展演的舞台上,她顿挫有致、韵味纯正、大气典雅的表演,为观众呈现了骆派京韵大鼓的时代新声,让观众沉醉其中。
湖北小曲是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地方曲种,曲格调严谨,旋律优美,地方特色鲜明。以方言演唱为主兼有少量的道白或夹白、韵白。整个唱词要求合辙押韵、一韵到底,且朴素大方、通俗易懂。《“桥”见中国》由姚俐玲演唱,在二胡、扬琴、琵琶等乐器相得益彰的“拖保”下,她手持瓷碟娓娓道来,婉转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她的表演轻松活泼、俏皮伶俐,把湖北小曲灵动的艺术风格和荆楚文化内涵很好地呈现在了舞台上。
姚俐玲↑
杨锦龙→
←陈烽 谢英
此外,快板《武松打虎》中杨锦龙的表演,继承老师李少杰的衣钵,通过大气恢弘、形神兼备的表演,游刃有余的节奏拿捏,将武松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也带给观众酣畅淋漓的艺术体验。青年苏州弹词演员陈烽和谢英夫妻双档表演的苏州弹词开篇《西厢记·莺莺操琴》,说表弹唱细腻,韵味醇厚悠长,以琴瑟和鸣的精湛表演,将苏州评弹优美抒情的艺术风格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外,冯巩、李金斗、苗阜等相声名家的助阵演出,以其深厚的语言造诣为观众带来了“教科书”式的表演,这也表现出对青年一代的关爱和支持。
二、
立足时代与人民的
反思性创作
曲艺被誉为“文艺的轻骑兵”且广受大众喜爱的原因,正是因为绝大部分曲种的表演形式简洁,其内容也主要记录了发生在大众生活、劳动、学习中的事件,以小见大地反映了观众的情感波动、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本次展演中,有12位演员独立或参与了节目的创作,题材涉及革命题材、时代楷模、地域文化、祖国发展、社会现实等,体现了青年曲艺工作者扎根人民、面向时代的格局与立场。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曲种,青年曲艺演员李格根株格演述的《草原之子》。在四胡的琴声伴奏中,他身着蒙古传统服饰,深情又不失激情地讲述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政府主席乌兰夫同志的革命事迹。
李格根株格↑
抑扬顿挫的说唱,激昂明快的旋律,活动生动地呈现了这一作品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及其蕴含的革命精神。
陈靓 潘前卫↑
罗捷→
湖北小曲《“桥”见中国》以“桥”为意象,通过婉转优美的说唱将大江南北的“桥”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进而诉说了中国由古到今的历史变迁以及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新面貌。此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全球国家和企业分享中国机遇打造了一条“开放快车道”,潘前卫与陈靓表演的独脚戏《进博欢歌》则通过对进博会的游览,表达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包容与自信。四川清音《两匹马》,以2008年南方雪灾为背景,以一线输变电工人在黔东南抢险的故事为内容,讲述了两匹马和两个人在抢险抗灾中不畏艰难困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感人事迹,体现了输变电人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清晰地呈现了四川清音叙事性、抒情性的艺术内涵,将宏大主题蕴含于具有四川特色的朴素语言之中。
金霏 陈曦↑
金一戈→
而金霏与陈曦表演的相声《合辙押韵的评论区》,立足现实网络生活、敏锐地发现身边素材,以相声的形式讲述了网络上针对各类短视频及相关资讯的评论的种种不良现状及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非常接地气,具有非常直接和迅速的代入感,让观众立刻会在脑海中回顾自己在“评论区”中的所见所感。他们用利用快板合辙押韵营造了诙谐幽默的表演语境,辛辣犀利地批判了网络暴力的不良社会现象,呼吁全社会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和评论生态。正如他们所说:“你就是网络暴力加水军,你什么事情你都喷,你骂完了街,挺痛快,不管别人受伤害……网络可不是法外之地,你这个行为要取缔”。如果说“评论区”中的评论是对网络文艺事件、现象及人物的大众化评论的话,那么《合辙押韵的评论区》就是一个充分发挥相声幽默和讽刺功能,针对网络文艺评论的“文艺评论”作品。
……
由金一戈创作和表演杭州小热昏《实话难说》,聚焦职场和情感话题,以小锣为节奏乐器,以方言说唱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采购员不同人情世故,只会讲实话、办老实事的各种“事故”,谐谑逗趣的表演,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总之,3场展演中的作品,不管是传统唱段还是新创节目,都能够立刻引发大众共鸣,走入大众内心。体现了青年曲艺工作者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进取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演员不仅表演造诣高,而且创作能力强,他们正是中国曲艺传承发展的坚实力量。
三、
曲艺创演中的学科立场
为何要谈“学科立场”?是因为在本次展演中,笔者对一些节目的表演形式存有疑义,对曲艺创新的“边界”问题心存芥蒂,需要指出来,与诸位方家探讨。
本次展演的口号,是“让更多青年曲艺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主旨是展现青年人才对曲种艺术的“传承”效果。守正创新的边界。故而,笔者认为,以展示青年曲艺人才的“传承”效果为目的的展演,不能为了舞台的“好看”而放弃对曲种艺术传统的坚守,展现曲种艺术传统是第一位的,而形式上的创新应该是第二位的。同时应该去除说唱之外会对演员表演和观众欣赏产生不利影响的舞台美术元素,比如大屏幕上的视频、频繁变化的灯光等。
首先是乌力格尔《草原之子》。尽管其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极具氛围感,但是,作为红色革命题材的作品,在演述的时候,演员的表演风格应该内敛、庄重,不应该激情四射、附加过多的身体动作,不应该过于注重舞台表演。
其次是苏州评弹《声声慢》,是根据在网络上流行的苏州话版流行歌曲改编的作品,尽管用苏州话演唱,以“丽调”唱腔为核心,尽管有琵琶伴奏,尽管具有江南音乐之风、温柔缱绻之意,但是这并不是苏州评弹的传统节目,身着纱裙而非旗袍也不是苏州弹词的传统。如果这个节目在网络上传播或在综艺节目上出现尚且可以理解,但是在青年人才展演这个舞台上,应该呈现的是演员对苏州弹词表演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不过,从曲艺传播的角度说,这样的表演能够吸引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只是需要明确的是,传播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在曲种的传承上。如果一些年轻朋友认为该版本的《声声慢》就是苏州弹词,那么,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反思我们的传承了。
不管是青年演员还是青年学者,作为曲艺人,需要有清晰的曲艺学学科意识和立场,需要明确“曲艺”的艺术特征以及曲种的传统。我们的创新实践,是以守正为根基。以曲艺音乐研究为例,有很多的研究成果有来自音乐专业的学生之手,其研究立场往往是音乐演唱或演奏等技术层面,而不是曲艺学的立场。因此,在其研究中会出现相关概念的混淆而引发对曲艺音乐相关问题的误读,如认为某个曲种唱腔不好听、音不准,应该接受音乐学院的声乐训练,殊不知音乐学立场的“曲艺音乐”与曲艺学立场的“曲艺音乐”区别在于两者的审美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不同,即:“包括了‘唱曲’和曲艺‘说唱’的主要艺术指向或曰审美创造的目的,是以‘语言性’的手段传达明确无误的思想;而以‘乐音’为基本材质的音乐‘歌唱’的主要艺术指向或曰审美创造的目的,是以‘音乐性’的手段传达某种特定的情绪。即两者审美创造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不相同:‘唱曲’是由口头语言出发而归于思想的表达;‘唱歌’是由乐音出发而归于情绪的宣示。”
此外,以“传承”为主旨的曲艺展演,应区别于群文或综艺性晚会,应该弱化声光电的附加因素,让演员能够专心表演,呈现出曲种艺术的本真性和主体性,也让观众能够专心欣赏演员的表演或声腔的韵味而不被舞台后的主题性视频所干扰。
关于曲种艺术创新的“边界”问题,说到底是关乎曲艺人曲的曲种认同、身份认同与学科立场,这是曲艺传承发展的核心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
结语:
展演的“平台”意义
此次优秀青年曲艺展演,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共同主办,本次是第二届,从全国范围的申报到20位演员最终入选,数月时间的筹备与遴选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文艺人才培养的重视。而此次展演中国曲艺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对其在作品创作、表演方面艺术造诣的肯定与表彰,也是一种鞭策与激励,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头所承担着的传承曲种艺术的任务很艰巨。优秀青年曲艺工作者之间的艺术大比拼,也为演员之间、曲种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佳机会。观众们也通过3场展演,看到了演员们对中国传统艺术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坚守,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扎实功底,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的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也表示,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也将不断完善推出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青年曲艺人才培养的组织化程度,为青年曲艺人才脱颖而出搭建高规格、专业化、机制性的展示平台。引导青年曲艺工作者守正道、出精品,支持青年曲艺工作者挑大梁、当主角,使其成为中国曲艺传承、传播的引领者,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为大众带来正向的、合理的曲艺艺术观和价值观,使其在曲艺的海洋里肆意遨游,进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