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由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指导,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评书评话艺术委员会、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文联主办的首届全国“少堂杯”青年评书评话演员优秀节目展演在扬州少堂书场开幕,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主任刘志龙,江苏省文联一级巡视员刘旭东,扬州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玲春,扬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振宇致辞。刘兰芳、田连元、杨明坤、何祚欢、沈荫彭、陈景声、曾令弟、陈燕燕等评书评话表演艺术家出席活动。
开幕式后的名家示范演出由扬州评话演员杨明坤开场,他表演了拿手书目扬州评话《皮五辣子》。他所表演的这一段《假扮夫妻》,描述皮五辣子帮助一位困境妇女的故事,杨明坤一人分饰多个角色,如皮五辣子、乡村妇女、富豪金胖子、账房先生等,每一个角色都是惟妙惟肖,机趣的对话,形象的表演,令少堂书场内掌声不断。
来自四川的曾令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也专门为扬州观众们准备了一段四川评书《大闹扬州》,这是一段古代英雄豪杰保护忠良之后的传统故事。年逾八旬的曾令弟,在书台上的表演虎虎生风,将英雄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苏州评话《小校场比武》的表演者陈景声、陈燕燕是一对父女,苏州评话以家族传承的方式生生不息,父女之间天然的默契,将这段文武兼备的书说得生龙活虎,刀光剑影,似在眼前。
扬州评话《三国》是传统书目,沈荫彭就是当今说《三国》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英雄人物的运筹帷幄、斗智斗勇,尽在她的精妙表演之中。
来自湖北的何祚欢以武汉最出名的热干面为由头,讲述了一段湖北评书《“美人店”里的蝴蝶面》,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是如此美味,如此引起乡愁。
最后登台是备受欢迎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她表演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民族魂》,讲述了清末抗日英雄徐邦道的爱国事迹。舍家为国的铮铮铁骨在刘兰芳铿锵有力的表演中展现得振奋人心。
“我今年75岁,但在今天表演的演员中,我算是年纪小的了。”杨明坤说。本场演出的艺术家中,有5位的年龄都超过了80岁,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演绎评书评话艺术。全体青年评书评话演员观摩演出后受益匪浅,不仅佩服他们的艺术水准,更敬佩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艺术追求。
本场演出经江苏省文旅厅“水韵江苏”等平台线上直播,扬州发布、扬帆、扬州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得到全国逾万曲艺爱好者的关注和收看。
合影
示范演出结束后,刘兰芳表示,本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并且有广泛的影响力,让全国各地的青年演员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对于整个中国曲艺的发展都是有推动作用的。此外,刘兰芳还盛赞扬州曲艺的传承,以王派《水浒》为例,从王少堂往后,代代传承有序,脉络分明,每代都有代表演员,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扬州曲艺积淀深厚,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州评话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作为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先生在中国曲艺界有着重要影响。全国青年评书评话展演以先生名字命名,也是在向大师致敬。此次展演的书场——少堂书场,也是以王少堂先生的名字命名,这里不仅是演员锻炼、展示自我的平台,外地游客了解扬州文化的窗口,也是文化惠民的精神休闲场所,扬州曲艺与全国曲艺同仁交流的学术高地。
书场揭牌至今,邀请了上海、北京、天津、陕西、山西、四川、浙江、宁夏等地兄弟院团、表演艺术家和精品剧目来扬交流演出;常态化开展“扬州的夏日”、扬州曲艺书场等惠民演出超300场。目前,少堂书场已成为扬州公共外交协会文化交流基地,经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认定为首批扬州新建小剧场、2023年至2025年度扬州市示范小剧场,被省文联授予江苏省美育推广基地,入选江苏省文旅厅2024年江苏省小剧场建设优秀案例。
本活动为期共4天,包括1场名家示范演出、3场青年演员展演和1场座谈会。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广大青年评书评话演员的广泛关注、积极响应,创演报送了一批展现时代主题、弘扬民族精神、体现曲艺特色、充满青年情怀的精品佳作,经专家认真遴选,最终共有24个节目入选。
11月3日至4日,这24个优秀节目分为3场于少堂书场轮番上演,涵盖了评书、苏州评话、四川评话、绍兴评话、扬州评话等传统经典书目和新创优秀节目,集中展示了全国青年评话评书演员风采,让扬州观众领略全国不同地区、流派的评书评话艺术的魅力。
5日上午,首届全国“少堂杯”青年评书评话演员优秀节目展演座谈会召开。会议由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副主席吴新伯主持,刘兰芳、田连元、吴文科、何祚欢、杨明坤、陈景声、曾令弟、沈荫彭、汪正华等专家和中国评书评话艺委会全体委员从表演经验、舞台创新等方面点评了本次参演的节目,为青年演员进一步提升表演水平提供了宝贵意见;也在传统书目传承、人才梯队建设、演出市场开拓、自我艺术提升等方面向与会的全体曲艺人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全国“少堂杯”青年评书评话演员优秀节目展演活动旨在打造评书评话类青年人才高规格、专业化、机制性的展示平台,搭建评书评话院校、院团、文化馆及各类评书评话培训机构交流技艺、选拔人才的桥梁,增强艺术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更好传承发展评书评话艺术,繁荣发展曲艺事业作出积极贡献。